事关中央企业负责人考核

发布时间:2025-08-12 浏览次数:0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点击链接 👉 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新时代中央企业高质量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

《意见》要求:到2030年,央企品牌价值要大幅提升;到2035年,要形成一批享誉全球的卓著品牌。这样的目标为央企品牌建设指明了方向。业界分析指出:这是一个重要的政策变化,意味着品牌建设成果将直接关系到央企负责人的绩效考核和薪酬待遇。面对品牌建设从“软指标”升级为“硬约束”,企业负责人需快速转变思维、将品牌工作从边缘辅助任务提升为核心战略行动。

那么如何做细、做实品牌工作?双品工程专家委员会给出了系统化的贯彻策略和落实路径。

一、战略重构:将品牌纳入顶层设计
1.明确品牌战略定位
锚定考核目标:研读国资委品牌考核细则,如品牌资产增值率、国际影响力权重等,将品牌目标与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年度经营目标拆解、对齐;重塑品牌价值主张:结合主责主业,如军工央企突出“国之重器”、消费类央企强调“国潮创新”等,制定差异化品牌战略,示例:中粮集团“全球产业链安全”。
2.建立品牌一把手工程
定期召开品牌战略、传播营销工作会议,由品牌一把手亲自部署资源调配,如预算、人力等;在董事会等重要工作汇报中,特别设置“品牌价值进展”项、并设定倒排计划等工作表单,责任细化到人、明确期限,量化展示品牌投入产出比,如品牌贡献度对市值的拉动等。

二、组织变革:打破部门墙  实现协同

1.架构调整

  传统模式考核新要求下的升级方案

  品牌部门
  单兵作战

成立品牌协作小组
品牌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市场、研发、人力等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

  品牌预算
  随意削减

设立品牌专项基金
按营收1%(具体按需设定)计提,纳入年度预算刚性管理

  品牌价值
  脱离业务

建立品牌嵌入机制
新项开展前附《品牌价值评估报告》等调研材料,重大项目推进需与品牌部门联签

2.人才升级

关键岗位赋能品牌总监/经理兼任战略委员会委员,参与重大决策;各业务部门增设“品牌接口人”,绩效考核挂钩品牌指标,如客户满意度提升率等引入外部智脑与专业品牌咨询机构联合定期诊断,对标行业标杆、制定或优化经营、品牌管理工作方案;定期组织学习:打铁还需自身硬!积极参加品牌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品牌一把手及主要负责人从业能力。

三、数据攻坚:构建品牌价值量化体系

1.核心考核指标拆解

  核心考核指标拆解

  品牌资产
  增值表现

品牌价值榜单、第三方资产评估下的价值成果

  品牌评选
  权威奖项

品牌建设案例成果评选、国际国内品牌相关评选活动获得荣誉

  品牌形象
  舆情管控

建立舆情监测系统,维护品牌形象、助推中国品牌向上向好发展

2.内部监测仪表盘

  指标类型应用工具及预警阈值(参考数值)

  实时监测
  品牌健康

百度指数+社交媒体情感分析 | 正面声量小于60%

  季度分析
  市场贡献

波士顿咨询品牌溢价模型 | 溢价率同比下降大于5%

  年度复盘
  国际影响

谷歌趋势海外搜索量占比 | 新兴市场增长率小于10%
注:2025年起国资委启用AI大模型评估品牌价值,企业需提前健全、接入内部数据及端口。

四、实战行动:聚焦考核高权重领域

必做四项攻坚任务

1.品牌资产确权:三个月内完成全品类商标全球注册,重点覆盖“一带一路”国家;建立老字号品牌遗产档案,如华侨城对“康佳”品牌历史确权。

2.全球品牌突围:针对海外主力市场定制ESG传播策略,参考:中国建材在非洲发布《低碳水泥白皮书》;契合国家战略、亮相国际场合,如进博会、中阿博览会品牌专区。

3.品牌技术攻坚:将科创成果转化为品牌资产,专利技术→行业标准→品牌话语权,示例:国家电网主导制定IEEE特高压标准,强化“能源科技领导者”形象。

4.危机防御体系:建立“红黄蓝”三级舆情响应机制,品牌一把手需亲自演练重大危机处置,参考中石化“加油站舆情手册”等案例。

五、资源整合:借势政策红利

1.用足支持工具接入“央企品牌联合体”共享海外传播渠道,申领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等补贴;

2.抢占示范名额积极响应相关政策、主动申报国资委“品牌创新试验区”,如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获取政策试点、品牌示范名额;

3.绑定行业事件策划“中国品牌日”主题行动,争取入选国资委年度十大案例、增加考核加分项。

六、考核冲刺:三步通关策略

1.启动期:一个月内。政策宣贯期,开展政策解读会,制定企业年度品牌培训、参评计划。聘请专家或机构开展品牌资产评估、审计,摸清底数形成基线报告。

2.攻坚期:三至六个月。针对薄弱指标定向突破,如国际国内权威奖项空缺,则重点冲击。

3.迎检期:考核前两个月。制作《品牌价值白皮书》,用AI模型可视化展示增值轨迹,参考示例:中粮集团品牌价值增长曲线图。

最后,专家提醒:做好品牌工作、确保考核更高绩点,还应当规避以下三个雷区:一、勿将品牌工作外包了事品牌一把手需亲自参与核心策略制定;二、勿片面追求品牌曝光认真领会国资委考核强调的“质量优于数量”;三、勿忽视历史资产比如重组企业需专项规划老品牌活化工作,如国药集团整合“同仁堂”打造品牌矩阵。

品牌考核的本质是“价值管理能力的试金石”。企业应当以品牌为杠杆,扩大溢价空间、降低经营管理等成本。当品牌真正成为“硬资产”,考核达标便是水到渠成。


上一篇:2025年度品牌引领行动暨第11届优秀品牌建设经典案例评选活动

下一篇:与500+头部品牌 共建中国品牌活力生态圈

扫码关注双品工程

扫码关注品牌建设委员会